2020年,这4省市将是“最难高考年”?老师:有个问题可以很简单
今天,是12月9日,2019年,已做好离开的准备。距2020年高考,只有180天时间了。
当下的高三生和家长,应该都进入了备战状态。
自2014年全国启动新高考改革,今年已是第5个年头。按照计划,2020年,北京,天津,山东和海南四省市将实施新高考。
新高考有总规划和方向,但具体每一个省市,会根据各地情势实施不同的招生考试和录取政策。2020年,新高考将落地的四个省市将会怎样考,如何报,考生和家长多视目以待。
前一段时间,山东省进了一次全省联考,按照计划,还要进行一次高考录取的模拟演练。联考之后,有考生反映,题目很难,感觉新高考要比预想的复杂。
今天,笔者阅读了一位高中教师的文章,认为,2020年,将会是“最难高考年”。并分析说,造成这个状态的原因一共有4点。
第一,难在政策不明朗。
第二,难在教师无经验。
第三,难在对手不确定。
第四,难在志愿无数据。
笔者基本上同意这位老师的观点。新高考实施第一年,对于学校,教师,家长和家长,都无经验和先例,新领域拓荒,肯定相对有一定的难度。
不过,笔者认为,新高考之于考生,教师和家长,包括教育主管部门,都是新解事物,政策是新的,老师均无经验,学生同一起步点,高考的竞争,是同一个省市行政区域内考生的竞争。高考之后,分数已不重要,重要的是考生在全省市的位次。一个考生的位次,最能准确决定他能进入一个怎样的大学。
在作者提到的高考四难中,其认为:最后一个难,也就是难在志愿填报据,是最难的问题。
这位老师分析说,在传统的高考之后,因为老高考报考志愿,遵循“学校+专业”的模式,学生先报学校,然后根据分数选择或者调剂专业,历年的学校投档线,对于学生报考志愿非常有帮助,或者说是报考志愿的最重要依据。
这位老师认为,新高考采取“专业+学校”的模式,先报专业,再加学校,学校各个专业历年的投档线是多少?这个数据没有了,即便有,还有很多是因为调剂才降低的,也会有很大的偶然性。
笔者认为,这位老师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模式。对于新高考志愿填报,笔者有几点想法:
首先,新高考模式下,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先专业然后学校,而是有两种现成的模式,一是上海的“院校+专业组”模式。一个院校加上四个专业,考生可以填报23个“院校+专业组”志愿。和传统的志愿填报差不多。另一个是浙江的“院校+专业”模式,一所学校加上一个专业,考生可以填报80个“院校+专业”。这两个省市的模式主要特点文理不再分科,采用赋分方法。其中,浙江模式不会存在退档滑档的可能,对此家长和考生相当满意。
其次,既然是新高考改革,当然要有新的招生录取举措。如果以往年的高考数据还能直接引用,那还能改革什么?但是,一切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借鉴上海,浙江的经验,我们发现,新高考改革省市往年的招生,录取数据依然是志愿填报的最重要参考。家长和考生,志愿填报时不参考这些数据,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。但是,往年的数据通过整合加工,完全可以在新高考志愿填报时参考利用。而且,实践证明,其效果很好。
第三,高考是一件难事,但是,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最公平的途径。高考分数的高低,由考生来决定,而志愿填报的如何,将与家长有直接的关系。每年都有不浪费一分上大学的志愿填报成功案例,也有高分退档滑档的事情发生。这样的结果与家长对志愿填报的重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。
2020年,家有考生,高考是一家最重要的事情。希望家长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,早些着手准备志愿填报工作。
家长认真,孩子一定能考上好大学。
预祝你家考生金榜题名!